撕心裂肺的叫聲,猙獰可怖的表情,還有撕裂難忍的痛!痛!痛!這就是大部分人對分娩的第一印象。無論是影視劇里,還是人們的口口相傳,生孩子幾乎從沒和“痛”脫開關系。
有人說生孩子的疼痛僅次于打斷肋骨,也有人說這種痛堪比踢蛋蛋,對于生過孩子的女性來說那種痛簡直不堪回首……
對于女性這種痛苦,人們不是沒有做出過努力去抗爭。早在一百多年前,就已經有了無痛分娩的雛形,到了今天,這項技術其實已經非常成熟了。但直到今天,“無痛分娩”的普及率也并不高,大部分女性仍然還在因為很多謠言承受著本可避免的極限痛苦。那么無痛分娩到底怎么樣?快跟著小久醫生一起結合例子去看看。
什么是無痛分娩?無痛分娩也叫分娩鎮痛,是指在自然分娩(順產)過程中運用各種方法來減輕產婦疼痛的統稱。具體方法有針刺電刺激、肌肉注射鎮痛藥、吸入笑氣、椎管內麻醉鎮痛等等。其中效果最確切、運用最廣泛、滿意度最高的就是椎管內麻醉鎮痛。椎管內麻醉鎮痛是在硬膜外留置管道,持續輸入低濃度局麻藥,達到整個產程持續鎮痛的效果。
無痛分娩的好處:1、減輕產婦疼痛,降低因為疼痛導致的剖宮產術。2、減少產婦因疼痛導致的高血壓,心率增快等并發癥,保證產婦的安全,特別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產婦。3、減少產后出血的幾率。4、減少產婦心理焦慮,降低產后抑郁癥的發生。5、降低胎兒宮內缺氧和娩出后窒息的幾率。
九院實例:28歲的孕婦小娟孕期40周5天,陰道已見紅,滿懷對新生命無限期待的她于近期入住了無錫市第九人民醫院(無錫市骨科醫院)產科待產。
入院前后寶寶和媽媽都通過了一系列檢查,小娟信心十足準備陰道自然分娩來迎接寶寶。由于妊娠延期,3月16日上午,醫生在與小娟及家屬充分溝通后,給予其催產素靜滴引產誘導產程發動,同時行OCT試驗評估胎兒宮內儲備能力。一刻鐘后小娟出現規則宮縮,2小時后宮口開1cm,又努力了4個半小時后,小娟的宮口擴張了3cm,進入臨產室,進行持續低流量吸氧、胎心監護、心電監護。
陣痛讓小娟冷汗直冒,“失去了表情管理”,最終承受不住要求進行無痛分娩(椎管內麻醉)以減輕產時疼痛。產科主治醫師沈敏媛立即聯系麻醉科,麻醉師姜夢露著手準備,在麻醉知情同意后,產科醫生和助產士配合行椎管內分娩鎮痛,麻醉十分順利,無不良反應。幾分鐘的時間,小娟就明顯感覺宮縮時疼痛減輕直至消失,同時下肢活動不受限,無麻木無力等不適影響。期間,整個產室播放著舒緩的輕音樂,產科醫生和助產士柔聲指導小娟拉瑪澤呼吸,和她親切交談,小娟疲憊的身體和緊張的情緒得到了良好的放松,對順產生寶寶的擔憂和恐懼也相應減少。
所有的努力匯聚在一起,只有一個目的:母子平安。晚10點左右,小娟成功陰道分娩出一個體重3450g的健康男寶,Apgar評分10-10-10分,無新生兒窒息。產婦胎盤自娩順利,無軟產道撕裂,出血不多。產后即可正常下床活動。(婦產科 樊云)

|